第一章:高考的涟漪
1977 年的冬天,对于苏州棉纺厂家属区那条狭窄却充满烟火气的小巷来说,注定是不平静的。恢复高考的消息,像一阵春风,吹进了家家户户。
庄超英,这位戴着黑框眼镜,身形有些佝偻的人民教师,一下班就匆匆赶回家。他把自行车往小院里一靠,便冲进屋里,兴奋地对正在做饭的妻子黄玲喊道:“玲子,高考恢复啦,咱得让图南和筱婷准备准备!”黄玲从厨房探出头来,脸上沾着些面粉,眼中却闪过一丝惊喜:“真的吗?那可是个好机会啊!”
庄超英的父母住在离小巷不远的老宅子里,他是家中长子,自小被灌输着长兄如父的观念,对父母的话向来言听计从。此时,他满心想着儿女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,却没意识到,自己那懦弱愚孝的性格,将在未来给家庭带来诸多波折。
庄图南,庄家长子,正坐在书桌前,就着昏黄的灯光看一本破旧的数学书。听到父母的对话,他抬起头,眼中闪烁着渴望。而妹妹庄筱婷,乖巧地坐在一旁帮母亲择菜,她虽然年纪小,但也明白高考对于哥哥和自己意味着什么。
隔壁林家,此时也是热闹非凡。林武峰,国营压缩机厂的工程师,正和妻子宋莹讨论着。宋莹,当年的棉纺厂厂花,如今虽已为人母,但依旧风韵犹存,她心直口快地说:“老林,你说咱儿子咋办?他那调皮样,能静下心来学习吗?”林武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,笑着说:“儿子虽然顽皮,但脑子不笨,咱得引导他。”林栋哲,听到父母的话,从里屋跑出来,嘟囔着:“我才不要学习呢,外面好玩多了。”
小巷里,邻里们聚在一起,讨论着高考的事。张家大爷叼着烟袋,慢悠悠地说:“这恢复高考,可是给孩子们一条出路啊,就看谁能抓住了。”李家婶子附和道:“是啊,咱这小巷子说不定能飞出几只金凤凰呢!”
庄超英为了儿女的高考,开始四处搜罗复习资料。他骑着那辆旧自行车,穿梭在苏州的大街小巷,去图书馆,去以前的同学家。黄玲则在工厂下班后,马不停蹄地赶回家,给孩子们做饭,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。庄图南日夜苦读,而庄筱婷在完成自己功课的同时,也会帮哥哥整理笔记。
一天晚上,庄超英从外面回来,一脸疲惫。黄玲心疼地说:“超英,你别太累着自己了,孩子们的事,咱慢慢操心。”庄超英却叹了口气说:“我是家里的长子,父母对我期望高,我得让孩子们有出息,不能辜负他们。”黄玲心中虽有些无奈,但也理解丈夫的压力。
林栋哲依旧调皮捣蛋,经常和小伙伴们在小巷里追逐打闹。宋莹看着儿子,又气又急,她对林武峰说:“老林,你快想想办法,不能让儿子这么荒废下去啊。”林武峰找了个晚上,把林栋哲叫到跟前,语重心长地说:“儿子,现在有高考这个机会,你要是能考上大学,那以后的路可就不一样了。你看庄图南,每天多努力。”林栋哲不屑地说:“他就知道读书,有啥好玩的。”但在父亲的耐心劝说下,林栋哲还是勉强答应开始学习。
日子就在这样紧张而又充满希望氛围的中一天天过去,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,小巷里的孩子们,都在为自己的未来暗暗努力着,而庄筱婷和林栋哲这对青梅竹马,也在这忙碌的时光里,不知不觉间,心中萌生出别样的情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