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雪坐在桌边,抱着孩子,用筷子头轻轻蘸了一点鱼汤,小心翼翼地送到孩子嘴边。
宝宝砸吧砸吧嘴,似乎很喜欢这个味道。
汪明远看着这母子俩,整个人的气场都变得柔和。
刘清明看着这一幕,开口说:“是不是感觉人生到达了巅峰?”
汪明远微微一笑,摇了摇头。“不,这只是开始。”
刘清明说:“你们这个样子,让我对婚姻有了更多的期盼。”
汪明远收回目光,看向他。“你这话说得不对头。”
刘清明叹了口气。“不是我,是清璇。她很恐惧婚姻。我过去一直在努力地提高她的期望值,但收效甚微。”
汪明远有些错愕。“可我看你们俩,很甜蜜啊。”
刘清明苦笑。“那是恋爱状态,不是婚姻状态。”
一直安静听着的林雪开口了。“小璇确实有顾虑。我想,她可能会把清明你和吴省长做对比。你们两个,在某些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,都是事业心很强的人。”
刘清明点了点头。“不光是这个。我如果这次调不回省城,我们又得两地分居。长此以往,前景堪忧啊。”
汪明远立刻抓住了重点。“你的去处定了?”
刘清明说:“还不确定,只是有这个可能。”
汪明远分析道:“不是清南,也不可能是林城,又不是省城。难道是省里别的地市?”
刘清明没有直接回答,反而换了个话题。“哥,你在京城工作过多年,有什么经验可以教教我?”
汪明远拿着酒杯的手停在半空,他吃惊地看着刘清明。“你要进京?”
刘清明说:“有这个可能,但还没最后确定。”
汪明远放下酒杯,身体前倾。“什么部门?”
刘清明吐出几个字:“国院体改办。”
汪明远整个人都愣住了。
他过了好一会儿才消化掉这个信息,然后吸了口气。
“这是核心部门啊。这个部门的负责人,以往都是由国院的主要领导兼任的。”
刘清明说:“所以我才需要你的意见。”
汪明远思索了片刻,说:“我还真能给你一点经验。中直机关和国院的机构,虽然不完全一样,但有共通之处,跟地方上的工作方式有很大区别。我送你八个字,眼界要宽、格局要大。”
刘清明说:“我就担心办公室的工作,会比较枯燥,每天就是文件来文件去。”
汪明远摇头。“那要分人,也分领导。领导不一样,工作风格完全不一样。我以前在团中央的时候,我的那位领导就是个工作狂,他最见不得办公室里有混日子的人。那段时间,我们的工作十分繁重,每天都要工作到九点以后,周六加班是常态。”
刘清明松了口气。“那我知道了。有事做就好,就怕一天到晚屁事不干,尽搞些办斗。”
林雪抱着孩子,不解地问:“办斗是什么?”
汪明远给她解释:“就是办公室斗争的简称。”
林雪“喔”了一声。“我们研究所虽然相对单纯,但也会有竞争。有人的地方就有这种事,有时候觉得很无奈。”
刘清明说:“对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这很正常。”
汪明远看着刘清明,继续说道:“假如你真的去了京城,有一点你要有心理准备。你在那边的背景,可没有在清江这么硬,工作起来未必会那么顺心。”
刘清明自嘲地笑了笑。“我在清江的背景算是很硬了吧?不也照样屁事一堆吗?”
汪明远也笑了。“那倒是。所以,不要怂,干就是了。我相信你的能力。”
刘清明举起杯。“为了你的信任,干一杯。”
两人碰了一下杯子,各自饮了一口。
汪明远的好奇心上来了。“说真的,你是怎么搭上国院这条线的?那位领导,可是出了名的不讲情面,只看能力。”
刘清明说:“也许是我去年写的那篇关于农村问题的考察报告,引起了上面的重视。”
汪明远想了想。“前段时间国办发的那个文件,就是针对你那篇报告的?”
刘清明说:“这个我不知道。”
汪明远深深地看了他一眼。“你自己肯定没有渠道把报告送到京城。是苏家帮的忙?”
刘清明没有隐瞒。“嗯,我让清璇帮我送上去的。”
汪明远恍然大悟。“那就清楚了。她有这方面的渠道。宣传部门和中宣部之间,本身就是最便捷的信息交换渠道。还有新华社在各地的分社,省报在京城的驻京记者站,包括各种内部参考资料,都是信息上达的途径。我以前在团中央工作的时候,也接到过下面通过类似渠道送上来的信息,内容你绝对想不到。”
刘清明猜测道:“学生?”
汪明远赞许地看了他一眼。“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?”
刘清明笑了笑。“不说这个了。如果我真去了,你觉得我该怎么开展工作?”
汪明远分析道:“那就要看你具体负责什么工作了。按照你的说法,你是因为农村基层工作被上级关注的,那么你很有可能会负责相关领域的工作。三农问题是中央一直高度关注的核心问题,现在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工作还在进行中,后续肯定会有一个制订全国性政策和全面推广的过程。你有扎实的基层工作经验,对农民的想法很熟悉,是这个位置非常合适的人选。”
刘清明点点头。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。国院不可能无缘无故从一个乡镇把他调过去,看中的肯定不是他的外貌,只有这个解释才最合理。
汪明远又说:“你们的工作,是为中央制订大政方针提供最直接的数据和理论支撑。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,容不得半点马虎,责任重大。但相应的,权力也很大。”
刘清明立刻警惕起来。“你别告诉我,是想让我以后为清南市谋福利吧。”
汪明远哈哈大笑起来。“我最佩服的就是你的理解能力,举一反三都不足以形容。”
刘清明说:“这话听着不像是好话。”
汪明远说:“是好话,也不是好话。你的身份变了,以后肯定少不了会有各种各样的请托者。这些你以后会慢慢体会的。”
他话锋一转,表情变得郑重了一些。“不过,我要提醒你的是,你以后,可能会和汪家的人打交道。”
刘清明一愣。“你家是国院的?”
汪明远摇摇头。“我家老爷子,是计委的主要领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