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广本以为韩成能想出良策,一听此言,当即摇头。
“罢了,李牧是何许人也,会给你夜袭的机会?”
“不,大哥,非是直接夜袭李牧主力,而是夜袭李牧新占的北小城,以此吸引李牧兵力前来救援。”
“我观察到,东小城并无秦军踪迹,一旦成功吸引秦军,应立即遣兵向南方陈胜求援。”
“陈胜乃陈国名将陈涉之后,与秦军血海深仇,若能得他相助,夹击李牧,李牧大军必败无疑。”
李煜沉思片刻
“项宏此刻在泗河郡,只怕时间上有些紧迫吧!”
李豹早已胸有成竹
“兄长,章晗能在数日内从泗河赶到临阳,难道项宏就不能在数日内抵达吗?更何况,只要项宏出兵,章晗就将面临前后夹击的困境,他必定会带领大军撤退,这样一来,临阳城的危机便能化解”
“好,今夜拨给你一万兵马,你去部署便是,记得一路谨慎”
“遵命”
李豹面露喜色
章晗大营
正式包围李煜临阳城的次日
章安带领三万押运粮草的队伍直接从荣城出发,与此同时,苏烈的五万大军也正朝章晗这边靠近
大营内
沙盘战图之上,章晗的帅旗插在临阳的周围,司马霖正在接收最新传回的情报
“上将军,咱们刚离开丰城,项宏就进驻丰城了”
如今主力大军彻底远离泗河郡,对于刘邦和项宏来说,这可是扩充势力的绝佳时机
“项宏没有北上的动向吧”
司马霖摇了摇头,手中紧握着竹简
“目前哨兵并未发现项宏大军有北上的迹象,但局势和上将军所料相符,项宏命麾下将领等分兵多路正在向周边郡县进发,大有攻占之意啊!”
司马霖面色依旧凝重,一边说着,一边将项字帅旗往旁边的陈郡、砀郡插上
“无妨,且让项宏再发展一段时间吧”
沿着泗河郡周边如今已无秦军大部队,章晗在沙盘上寻找着涉屯右军的位置
“涉屯的五万大军到哪了?不是让他前往丰城牵制项宏大军吗!”
司马霖指向泗河郡方向
“上将军,由于项宏已经攻占了丰城,涉屯已不具备攻打丰城的条件,他的右军一路行进战力定有损耗,因此,涉屯的右军抵达栗县后,转而一路向北,目前正在前往安阳的路上”
“这是涉屯的请求书信?”
司马霖将涉屯的帅旗插在安阳城下
没错,选择避开项宏主力,继而向北进军安阳是明智之举,一旦项宏大军有北上的意图,或者将来章晗灭掉魏赵之后,带领大军南下,安阳都是不容小觑之地
章晗接过竹简,直接下令给涉屯
“选择向安阳进军的策略是正确的,你部的主要任务是阻止项宏大军北上,固守安阳,面对项宏主力不可轻率迎战,要慢慢拖延项宏大军的进度,牵制住他们即可”
“遵命”
目光重归沙盘,司马霖又将章安和苏烈的部队标注出来
“大将军,十日内,李雄与张凯麾下的兵马将抵达临安城下与主力会合,届时,我军总兵力将达到二十三万余众。”
统率超过二十万大军,无疑是一场大规模战役的调度。
在秦国的历次征战中,能集结如此庞大兵力的情况寥寥无几,而能够指挥这样规模军队的将领,也仅有白起、王凌、蒙武等寥寥数人。
白起攻伐楚国与赵国,特别是在长平之战中,他率领四十万秦军与赵国六十万大军对峙;王凌倾秦国之力,以六十万大军攻灭楚国;蒙武则率三十万秦军北伐匈奴。
无论是将领的指挥能力,还是大军的战斗力,都是决胜的关键。
在这个时代,除了项羽能以少数精锐屡败大军外,还有被誉为兵仙的后起之秀韩枫,章晗一生仅有的两次败绩便是栽在这二人手中。
一场大战一触即发,章晗此次依旧依照历史策略,围魏救赵之计,意图一举歼灭魏赵联军。
“魏霖派出的使者到哪了?还需多久能搬来救兵?”
司马寅对这个问题并无十足把握。
“大将军,目前尚未收到齐国出兵的消息,但在我们围城的前一日,确有人目睹魏国丞相周权离开临安,直奔齐国边境而去。”
章晗听后稍感安心。
历史上,那位齐王颇为仗义,或许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,当章晗围困魏霖时,魏霖一旦发出求援信号,齐王便会亲自率军前来对抗章晗,其结果不难预料。
田氏取代姜氏后,在齐国拥有天然的号召力。七国中,齐国虽最后被灭,但其抵抗却非最为坚决。
秦末至楚汉争霸的短短数年间,田苒、田茂、田桓三兄弟相继占据齐地称王,这既得益于他们的姓氏与时局,也因为他们自身的能力。
只可惜,他们运气不佳,恰逢章晗、刘邦、项羽、韩枫等豪杰辈出,使得他们在历史上未能大放异彩。
章晗凝视着沙盘上的城池,目光从安阳、定陶、濮阳、城阳一一掠过,直至齐国的东阿、历城,最终定格在临淄。
秦始皇三十三年,大秦帝国版图由三十六郡扩展至四十八郡,然而不足一年,半数领土已不在帝国掌控之中。未来统一之路,郡县或将面临连绵不绝的反叛,这让章晗不禁心生惆怅。
魏赵一旦覆灭,南方的刘邦、项梁,北方的赵、燕,匈奴,以及南方的赵拓,哎,我的韩枫,你究竟身在何方!
章晗不禁感叹,回到眼前战局,魏霖已成笼中之鸟,章晗只需静待魏赵联军前来。
“甚好,就让这座陵阳城,化作燕赵联军的葬身之所吧。”
深夜时分,
陵阳城北门外,
与南门守卫森严截然不同,北门之外未见赵括主力大军的影踪,然而北门附近的一座小城却屯驻了赵括麾下的三千精兵。一旦陵阳城有任何风吹草动,赵括的主力大营只需半时辰的骑兵疾驰,便能迅速抵达陵阳的四面八方。
借着夜色的掩护,燕明集结了一万兵马。
“吱嘎吱嘎”
城门缓缓开启。
“驾,驾”
燕明亲自领军一万步骑,直奔北门小城。不久,陵阳城北的动静便传入了赵括的中军大帐。
“深夜发兵攻打北门小城,此举意欲何为?”
李信满心疑惑,赵括则摇了摇头,没想到燕军之中也有人精通声东击西之策。
“罢了,命李乐率军前去阻断燕军的退路,令韩信前去驰援北门。”
“遵命。”
北门城下,燕明望着正猛烈攻城的北门,眼见城门即将告破,左侧一支秦军骑兵疾驰而来。
“韩信在此,尔等还不速速投降!”
“什么?赵括麾下的头号猛将韩信?”
燕明见秦军果然被引了过来,毫不犹豫地趁着战场混乱,带领亲卫队向东逃窜。
其余的燕军士卒仍在舍命攻打城门,却见韩信一马当先冲杀过来,尽管他们奋力抵抗,终究挡不住秦军的前后夹击。
“撤退!撤退!”
“快撤!”
燕军逐渐在秦军的猛烈夹击下败下阵来。
混乱之中,又不见了主帅的踪迹。一万步骑出城,在北门混战的两三千人,瞬间被韩信团团围住,无法脱身,剩下的五千兵马拼死杀出秦军的包围,向城楼撤退。
“快!快!”
五六千步骑一路奔逃,终于来到陵阳北城楼前,却见一支秦军正堵在城楼入口处。
望着仅剩两三里便能逃回城中的距离,一位手持长枪的小将狠狠一拍马背。
“兄弟们,冲过去!”
“杀啊!”
李乐早已在此等候多时,缓缓拔出佩剑,下令秦军熄灭大半火把。
刹那间,夜色中,秦军的身影仿佛与黑暗融为一体。李乐再次下令,前排的长矛手纷纷退让,手持弓箭和强弩的秦军,纷纷瞄准夜色中的燕军士卒。
溃败的燕军士卒望着不远处的城墙,心中涌起最后的杀意。
随着双方距离的拉近,李乐虽非韩信那般身先士卒的勇将,但在指挥作战上却颇为擅长。
“放箭!”
“嗖嗖嗖”
在一片漆黑中,无数箭矢如雨点般落下,燕军士卒瞬间倒下一片。
“不好,秦军有强弩!”
悟透此节后,李军年轻将领方知对方未举大火之故。
“嗖嗖嗖”
“唰唰唰”
暗夜中,箭矢如雨点般密集袭来,李军猝不及防,急速撤退。
“骑兵,缓缓包抄李军!”
“驾,驾”
两侧骑兵迅速向李军方向展开,城楼上的守城将领面露无奈。
“糟了,这回怕是难以撤回。”
眼见出击的李军退路被断,守将又瞥见秦军距城尚有数里之遥,此刻若贸然出城救援,恐遭秦军埋伏,进退两难。
还是先向李王禀报为妙。
李王宫
李渊正焦急等待李豹的消息,在大殿中踱步。
“报,大王,城北有紧急军情!”
“速传!”
守将疾步跪倒。
“大王,大事不妙,我军攻北城失利,出城大军已被秦军截断后路,末将不知是否即刻派兵救援?”
李渊神色骤变。
“救援?如何救?岂不是自投罗网!”
“李豹何在?可见到寡人之弟?”
“回禀大王,未见公子踪迹,想必已逃脱。”
“逃脱便好,逃脱便好啊。”
李渊稍感宽慰。
“这一万兵马也不算白费,深夜不明敌情,贸然出击,恐中诱敌之计,伤亡更重。你继续监视,寡人要休息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