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一人侃侃而谈,一人洗耳恭听的画面出现在朝堂上后。
一众百官瞬间就蚌埠住了。
这位秦公对国尉的喜爱,还真是毫不掩饰啊……
他们虽对张仪拍马屁的行为感到不耻,可待朝会结束后,还是老老实实用笔写下:想得秦公欢喜,需夸赞国尉。
尽管这一情况有夸大成分,但也可以见得余朝阳的地位在秦国之高。
国相商鞅已老,早早就有了退隐之意,只是之前后继无人,这才没退。
如果不出所料的话,待余国尉这次返秦,商鞅就会退位,进行权力移交。
官至人臣之巅,又还有嬴驷在后边鼎力相助,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。
这天朝会之后,嬴驷没有再召见张仪,张仪也没有再度进言,他们都在等一个人。
直到,百姓的欢呼在咸阳城上空响彻。
“国尉大人回来了!”
“英雄,秦国的大英雄!”
“快让我看看,国尉大人头上到底长没长犄角。”
张仪站在某座酒肆二楼,居高临下望着那位温和如玉的少年郎,心中期待之情更甚。
由于一路长途跋涉,嬴驷并没有立即召见,而是让余朝阳休息了一天。
翌日一早,打扮得一丝不苟的张仪等到了他想得的那个人。
只见满头白发苍老的不成样的商鞅屹立门前,轻笑道:“张子,秦君有请。”
“有劳商君带路。”张仪作揖。
在商鞅的带领下,两人很快来到一座偏殿,门口站着两尊如同铁塔般的守卫。
守卫作揖,为两人拉开了大门。
只见殿内青烟寥寥,嬴驷余朝阳席地而坐。
这次张仪没有再看嬴驷一眼,目光牢牢聚焦在余朝阳身上,展颜一笑:
“当真是仙神垂目之人,今日一见,名不虚传!”
“在下张子仪,见过国尉,见过秦公。”
随着两人的落座,张仪开门见识道:“如今天下局势错综复杂,互相掣肘。”
“想要打开局面,唯有择国盟交,再分而击之,此为横强!”
虽换了个说辞,但也和余朝阳之前谈论相差无几,都是走分击路子。
只是相较余朝阳的大方向,张仪所说更为细致。
三人对视一眼后,嬴驷轻声道:“秦曾有盟交然未有实效。”
“先生不妨细说。”
张仪轻抚长髯:“那得看为何而盟了,为结好而盟总无善终,为停战而盟难止刀戈。”
“倘若为横强而盟,则近可取地远可取势。”
“所谓横强,是盟他国以强秦,此策以邦交为先,伐战为辅,秦若东出,中原诸国定会感到威胁。”
“秦固强,但远远达不到东出而纵横列国,只会适得其反,六国合纵而灭秦。”
张仪顿了顿,以手作笔在大殿中央的舆地图上画出一个巨大圆圈,将整个河西之地尽数包裹,高声道:
“秦国虽占据了河西之地,但与魏国在河西的契约尚未签订,若秦国强霸河西定会引发大战,版图消长不能得寸进尺,得寸进尺是谓豪夺。”
“豪夺则虎狼之态尽现,可倘若得五寸退两寸呢?”
“算一算尚得三寸,此谓蚕食。”
“瓦解魏韩联盟,只需将蒲阳曲沃焦城联合,瓦解齐楚联盟,只需…”
随着张仪娓娓道来的声音不断响起,三人如痴如醉,纷纷深陷其中。
所谓横强,实则就是一场针对人心的交锋。
有利益诱惑也有欺诈手段,更有威逼利诱并行。
就像现在的韩魏联盟,若秦国占据河西,必会使韩魏死守合纵。
可倘若进五退二,不仅韩魏联盟不攻自破,秦国还能将河西大地尽收囊中,更能通过签订盟约的方式占领道德高地。
到时候是打还是退,还不是全在嬴驷一念间?
区区三城就能换取战略上的主动权,天底下哪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?
望着张仪自信满满模样,嬴驷算是看明白了,所谓的横强之策就是不费一兵一卒,只需一纸盟书便可取地。
嬴驷豁然开朗,情不自禁的起身拍掌,朗声道:“得先生一言,当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。”
“那就依先生所言,先割让六百里商於之地,让楚王与齐断交,结秦楚之盟。”
“然后再出使魏国,拿回河西之地!”
“非也,”张仪轻轻抚了抚长髯,语气玩味道:“谁说要割给楚国六百里商於之地的?”
“不是先生自己说的吗?”
“楚国张仪说的话关秦国张仪什么事?”
嬴驷听着这无耻言论先是一愣,旋即爆发出豪迈大笑。
是啊,楚国张仪说是割让六百里商於之地,可最终解释权不还是在他这吗?
对于秦国来说,什么结盟都只是暂时的,真正目的都是为了腾出手来攻城掠地。
用六百里商於之地稳住楚国,简直太值了!
这里就不得不提战国和后世的不同之处了。
战国时期的领土归属权,并非是谁打下来就是谁的。
各国都默认‘先合法割让再实际占领’原则,若无正式条约割让,则会被视为非法侵占,易引发列国联合干预。
秦国想合理治理河西,需‘武力夺取+外交确认’双轨并行。
在犬牙交错的战国时期,师出有名很重要。
名不正言不顺,就会引发其他国家合纵攻打。
不止秦国如此,天下诸国都如此。
原因无非四个字:唇亡齿寒!
……
合纵:弱国平等联合抗强。
横强:弱国依附强国,用蝇头小利收买弱国,弱国得了小利失了根本。
怎么样,这横强是不是很熟悉,和现在的阿美莉卡军事基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哇。
只不过一个靠嘴,一个靠z军,啧啧啧,几千年前的东西现在都还在用,咱老祖宗真Nb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