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胁总括
瓜蒌薤白白酒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
瓜蒌薤白白酒汤,可治疗胸痹,缓解胸背部位难以忍受的疼痛。患者常伴有喘息、气短,不时咳嗽、吐痰,若因病情严重难以平卧,在原方基础上加用半夏效果更佳。
【注释】瓜蒌薤白白酒汤的组成,是用瓜蒌实、薤白(即小根菜),加水和白酒一同煎煮而成。
颠倒木金散
胸痛的病症,需分辨是属于气滞、血瘀、热饮,还是老痰所致。对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痛,可用颠倒木金散,使气血通畅。若是热饮导致的胸痛,症状轻者用小陷胸汤,重者用大陷胸汤或大陷胸丸来治疗。而顽痰导致的胸痛,则必须使用控涎丹。
【注释】胸痛的病症,一定要区分清楚到底是因气滞,还是血瘀,亦或是热饮积聚,又或者是老痰停滞所引发。颠倒木金散,由木香和郁金组成。如果是气郁导致的疼痛,就以加倍剂量的木香作为主药;要是血郁导致的疼痛,便以加倍剂量的郁金作为主药。将这两味药研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钱,用老酒调服。身体虚弱的人,加入人参,效果会更好。如果是胸中有痰饮且化热导致的胸痛,症状较轻的,适宜用小陷胸汤;症状严重的,就用大陷胸汤或大陷胸丸来治疗。倘若吐出的痰液黏稠,痰量又多,那么就需要使用控涎丹。
枳芎散 枳橘散 柴胡疏肝汤 加味逍遥散 左金丸 当归龙荟丸
胁痛若发生在左侧,多属于瘀血停留。瘀血较轻时,可用枳芎散,药物为枳壳、抚芎、郁金、甘草;瘀血严重的,则需用攻逐瘀血的方剂。若胁痛在右侧,多属痰气阻滞。疼痛严重的,宜用控涎丹、十枣汤等逐饮之剂;疼痛较轻的,可用枳橘散,即枳壳、橘皮、片子姜黄、甘草来治疗。肝脏实症,会有叹息、难以转侧的症状;肝脏虚证,疼痛会牵引至肩胸部位。肝脏实证,治疗宜用疏肝的柴胡疏肝散,其药物组成为柴胡、白芍、甘草、香附、枳壳、陈皮、川芎。肝脏虚证,可用逍遥散加川芎、细辛、陈皮、生姜,以缓肝止痛。对于肝虚有热,可用左金丸(吴茱萸、黄连);肝实火旺的,用当归龙荟丸。若是因积食导致胁痛,需用化滞丸攻逐积食。
【注释】胁痛如果出现在左侧,大多是由于瘀血在体内停留所致。这里说的“轻”,是指瘀血症状比较轻的情况,此时适合使用枳芎散进行治疗。而“重攻”,指的是瘀血症状严重的情况,这种时候就需要使用能够攻逐瘀血的方剂。枳芎散的药物构成就是枳壳、抚芎、郁金以及甘草。如果胁痛发生在右侧,多数是因为痰气阻滞引起。“重逐饮”意思是对于疼痛严重的情况,应该使用像控涎丹、十枣汤这类能够攻逐水饮的方剂。而枳橘散,由枳壳、橘皮、片子姜黄和甘草组成,适用于治疗疼痛症状较轻的情况。当人体出现肝脏实症时,会表现出叹息,并且身体难以转侧的症状;而肝脏虚症,则会出现疼痛牵引到肩胸部位的情况。对于肝脏实症,治疗适宜选用具有疏肝理气功效的柴胡疏肝散,该方剂的药物组成包括柴胡、白芍、甘草、香附、枳壳、陈皮以及川芎。若是肝脏虚症,就需要使用逍遥散,并在其中加入川芎、细辛、陈皮和生姜,以此来起到缓肝止痛的作用。对于肝虚并且有热的情况,适合使用左金丸,其药物只有吴茱萸和黄连两味药。要是肝实火旺,就需要用到当归龙荟丸。要是胁痛是因为积食所导致的,那就必须使用化滞丸来攻逐积食,以缓解胁痛症状。
腰痛总括
腰痛的病因包括肾虚、风邪、寒邪、湿邪、痰饮、气滞、血瘀、湿热以及闪挫损伤,共九种。若腰痛极其严重,且患者面色忽而泛红、忽而发黑,这种情况往往难以医治。
【注释】腰痛这一病症,致病原因多种多样。其中,肾虚可引发腰痛,人体正气不足,肾的精气亏虚,腰部失于滋养,就会出现疼痛。风邪侵袭人体,风性善行而数变,可导致腰部疼痛游走不定。寒邪具有凝滞收引的特性,寒邪客于腰部经络,气血凝滞不通,会引发疼痛。湿邪重浊黏滞,易阻遏气机,湿邪困于腰部,会出现腰部重着疼痛。体内痰饮停滞,阻碍气血运行,也可能造成腰痛。气机郁滞,气行不畅,不通则痛,可导致腰部气滞作痛。瘀血阻滞腰部经络,使得气血运行受阻,会引起血瘀腰痛。湿热之邪蕴结腰部,灼伤经络气血,也会产生疼痛。此外,突然的闪挫损伤,致使腰部经络气血受损,同样会出现腰痛。在所有腰痛病症中,如果患者腰痛程度极为严重,同时面部颜色出现忽而泛红、忽而发黑的情况,这表明心肾二脏的功能处于相互交争紊乱的状态,属于治疗难度较大的病症。
安肾丸
腰部出现悠悠作痛,且伴有身体虚弱,腰部无力,难以挺直等症状,可选用独活寄生汤、青娥丸、安肾丸来治疗。安肾丸由胡芦巴、补骨脂、川楝肉、川续断、桃仁、杏仁、小茴香、茯苓、山药组成,服用时以盐汤作为药引。
【注释】当腰部呈现出一种隐隐约约、绵绵不绝的疼痛,同时身体较为虚弱,腰部无法有力地向上挺直时,在治疗上可以考虑使用独活寄生汤、青娥丸以及安肾丸。其中,青娥丸的药物组成是补骨脂、杜仲和核桃仁。
而安肾丸,其成分包含胡芦巴、补骨脂、川楝肉、川续断、桃仁、杏仁、小茴香、茯苓以及山药。在服用安肾丸时,需要用盐汤来送服药物,盐汤在这里起到引导药效的作用。
羌活胜湿汤 通经丸
若腰痛是因寒邪所致,其特点是得热后疼痛会减轻,可选用五积散,再加上吴茱萸、桃仁、杜仲来治疗。若是寒湿导致腰部沉重、疼痛,可使用羌活胜湿汤加附子,因为寒湿较重,需增强散寒祛湿之力。对于体内实邪阻滞经络导致的腰痛,可服用通经丸,此丸由硫黄、黑牵牛头末与麦面制成药丸,煮至浮起后服用,该方出自本草典籍。因风邪引起的腰痛,疼痛部位不固定,且会牵引到足部。若属经络气血虚弱,应当用独活寄生汤来治愈;若经络中邪气充实,非通过发汗不能解除病症,可在小续命汤基础上加牛膝、杜仲、炒穿山甲。
【注释】如果腰痛是由于寒邪侵袭人体所造成的,这类腰痛的显着特征是,当腰部接触到温热的物体或处于温暖环境时,疼痛症状会有所缓解。针对这种情况,在治疗时可以选用五积散,并且在五积散原方的基础上,额外添加吴茱萸、桃仁以及杜仲这三味药。要是腰痛是由寒湿之邪引发,患者会感觉腰部沉重,疼痛明显。此时,适宜使用羌活胜湿汤,这里的羌活胜湿汤实际上就是在防风通气汤的基础上加入附子。加入附子是因为寒湿之邪较重,附子具有强大的温阳散寒、祛湿止痛功效,能够增强方剂对寒湿腰痛的治疗效果。当人体内部存在实邪,导致经络阻滞而出现腰痛时,可服用通经丸进行治疗。通经丸的制作方法是将硫黄、黑牵牛头末与麦面混合制成药丸,然后将药丸放入水中煮,待药丸浮起后即可服用,这个方剂的出处是本草类的书籍。风邪引发的腰痛具有独特表现,其疼痛部位游走不定,没有固定之处,而且常常会牵引到足部,使足部也产生不适。对于这种情况,如果判断是经络气血虚弱,不能抵御风邪所致,那么使用独活寄生汤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。但要是经络中邪气充实,风邪在经络中盘踞较深,此时只有通过发汗的方式,才能将风邪从经络中驱散,解除病症。在这种情况下,可选用小续命汤,并在小续命汤的基础上加入牛膝、杜仲以及炒穿山甲这三味药。牛膝能够补肝肾、强筋骨,引药下行;杜仲补肝肾、强腰膝;炒穿山甲善于通经活络,三药加入可增强小续命汤祛风通络、止痛的功效。
通气散 活络丹
因气滞或闪挫导致的腰痛,可用通气散治疗。通气散由木香、陈皮、穿山甲、元胡索、甘草、小茴香、白牵牛组成。若是血瘀引起的腰痛,疼痛部位固定不移,像锥刺一样,且白天疼痛轻,夜晚疼痛重,宜用活络丹。
【注释】当腰痛是由气滞,也就是人体气机运行不畅,或者是因突然的闪挫,如扭伤、挫伤等外力因素导致时,可选用通气散来进行治疗。通气散的药物组成包括木香,木香善于行气止痛,可梳理气滞;陈皮能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,辅助木香行气;穿山甲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,能打通因气滞或闪挫导致的经络阻滞;元胡索,也就是延胡索,其止痛效果显着,可缓解疼痛;甘草能调和诸药,使各药物协同发挥作用;小茴香能散寒止痛、理气和胃,增强行气止痛之力;白牵牛可泻下逐水、去积杀虫,有助于排出体内因气滞或闪挫可能产生的积滞。若腰痛是因血瘀所致,其疼痛特点为疼痛部位固定,不会移动,就如同锥子刺入般疼痛剧烈,并且呈现出白天疼痛相对较轻,夜晚疼痛加重的特征。在这种情况下,适宜使用活络丹。活络丹由川乌、草乌、南星、地龙、乳香、没药组成,若在此基础上再加入五灵脂和麝香制成药丸,其治疗效果更佳。川乌、草乌有较强的祛风除湿、温经止痛作用;南星可燥湿化痰、祛风解痉;地龙能清热息风、通络;乳香、没药则活血行气止痛、消肿生肌;五灵脂活血化瘀止痛;麝香开窍醒神、活血通经、消肿止痛,诸药合用,对血瘀腰痛有很好的疗效。
苍柏散 煨肾散
若腰痛是由湿热下注引起,疼痛部位多在足部,可用苍柏散,该方由苍术、黄柏、牛膝、杜仲、防己、木瓜、川芎组成。如果感觉腰部如同被物体覆盖,这是湿痰蓄积导致的,使用煨肾散(将猪腰子割开,放入川椒、食盐、甘遂末,用湿纸包裹后煨熟,用热酒送服)会有疗效。
【注释】当腰痛是因为湿热之邪向下流注所引发,这种情况下疼痛常常在足部有所体现,此时适合运用苍柏散进行治疗。苍柏散的构成药物为苍术,苍术具有燥湿健脾、祛风散寒的功效,可针对湿热中的湿邪发挥作用;黄柏能清热燥湿、泻火解毒,专门针对热邪;牛膝可补肝肾、强筋骨,引药下行,增强对下部病症的治疗效果;杜仲同样能补肝肾、强腰膝;防己可祛风止痛、利水消肿,有助于去除湿热之邪;木瓜能舒筋活络、化湿和胃,对于缓解因湿热导致的经络不适有益;川芎可行气活血、祛风止痛,使气血运行通畅,缓解疼痛。倘若患者感觉腰部好像被什么东西覆盖一样,沉重不适,这一般是体内湿痰蓄积造成的。针对这种情况,使用煨肾散会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。煨肾散的制作方法是把猪腰子割开,在其中放入川椒、食盐以及甘遂末,然后用湿纸包裹起来进行煨制。煨制完成后,用温热的酒送服食用。川椒能温中行气、散寒止痛;食盐可调和药性;甘遂则能泻水逐饮,三药借助猪腰子的滋养之性,共同发挥去除湿痰、缓解腰部不适的作用 。
小便闭癃遗尿不禁总括
膀胱热邪蕴结会引发癃闭,而膀胱虚寒则会导致遗尿与小便失禁。闭是指尿液完全闭塞,点滴不出,同时伴有少腹胀满,疼痛得难以伸展。癃则是指排尿淋沥不畅,呈点滴状排出,尿道中有涩痛感,且排尿频繁。在无意识状态下排尿称为遗尿,有意识却无法控制排尿则称为小便失禁。此外,淋证还可分为石淋、血淋、膏淋、劳淋和气淋。
【注释】当膀胱内有热邪蕴结时,病情较轻的表现为癃,病情严重的则为闭。若是膀胱处于虚寒状态,病情较轻时会出现遗尿,严重时就会导致小便失禁。所谓闭,指的是小便完全闭塞不通,没有任何尿液点滴排出体外,所以会出现少腹部胀满,并且胀痛难忍的症状。而癃,指的是排尿时淋沥不尽,尿液呈点滴状排出,一天之中排尿可达数十次,甚至频繁排尿没有节制,所以尿道会有涩痛的感觉。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尿液自行流出,这种情况叫做遗尿。明明知道自己在排尿,却无法控制尿液排出,这就称为小便失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