敌方中单的远程技能在高地入口炸开,气浪掀起了碎石与尘土,张昊的身影在高坡后微微一晃,险些暴露轮廓。沈逸没有出声,手指在控制面板上轻轻一压,将视角微调半度,避开爆炸余波对视野的干扰。
他盯着敌方打野进入野区的路径,脑海中回放着过去三轮推进的节奏。每一次,对方清完外线兵后,都会绕向边路补控“雷鳞”buff。这不是偶然,而是固定流程。规律本身不是破绽,但当它被系统捕捉并量化,就成了可预测的漏洞。
“潜力挖掘预警”模块仍在运行,监测阈值设定为技能衔接延迟与支援路径偏移。第八秒,红光微闪——敌方打野未按标准路线回防,而是继续深入野区。辅助增幅器处于充能冷却,中单与辅助之间的衔接出现断层。
沈逸切换私频,声音压得极低:“张昊,你看到打野动向吗?他在绕远。”
“他在拿‘雷鳞’buff……”张昊回应,语气里带着迟疑,“但这个时间点,不该离开。”
“不是贪资源,是战术惯性。”沈逸的指尖在面板边缘轻敲两下,调出历史对战数据对比图,“他们每轮推进后,打野都会补这一圈。三段式节奏:推进—清边—回防。现在,第二段正在进行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锁定敌方中单站位。对方仍在高地外沿徘徊,技能不断释放,试图逼出己方动向。但真正的空档不在前线,而在后方。
十万次模拟推演启动,限定条件:是否能在2.4秒内完成一次有效穿插。第一轮结果跳出,胜率21.7%。沈逸迅速调整变量,加入林悦站位微调参数。当她的角色左移半步,避开视野眼扫描弧度时,成功率跃升至43.8%。
这已足够。
他切回私频:“林悦,左移半步,贴墙根。苏瑶,准备技能衔接——等我信号,先控中单。”
林悦没有回应,但角色缓缓向左滑动,几乎与墙体阴影融为一体。苏瑶的技能栏开始充能,指尖悬停在控制键上方。
敌方辅助突然在草丛补下一颗视野眼,微光亮起,距离林悦藏身位置仅差一步。沈逸屏住呼吸,确认她的站位已脱离扫描弧度。推演数据与现实轨迹吻合。
“他们的节奏,是‘推进—清边—回防’三段式。”沈逸在心中默念,“现在,第二段正在进行——就是现在。”
他没有立刻下令,反而在公共频道开口,声线平稳:“他们还在等我们犯错。”
这句话不是说给敌人听的,而是传给队友。张昊的呼吸节奏变了,从紧绷转为沉稳。苏瑶的手指微微一动,调整了技能释放角度。林悦的治疗范围重新校准,覆盖了两个可能的突进方向。
沈逸调出“碎片收集兑换”界面,那枚“裂空之羽”仍在格中悬浮。这是最后一张底牌,能瞬间提升移动速度并短暂免疫控制,但此刻不需要豪赌。真正的反击,不靠爆发,而靠精准。
他收回目光,低声自语:“不用底牌。真正的破绽,不需要豪赌,只需要精准。”
随即切入三人私频,语速不变,字字清晰:“三秒后,张昊牵制打野动向,林悦准备治疗预判,苏瑶锁中单一技能——我要他们意识到,等的不是溃败,是我们出手的时机。”
频道内一片寂静,只有神经环传回的呼吸声,逐渐趋于一致。
敌方中单再次抬手,一道远程技能轰向高地入口,气浪掀起尘土。张昊的身影在高坡后微微一晃,碎石滚落。
沈逸的手指悬在“隐藏身份加持”模块上方,未激活。他知道,对方已经开始怀疑“夜莺”的静默是伪装。但真正的战术,不是让他们相信破绽存在,而是让他们无法判断破绽是否真实。
他盯着敌方打野进入野区的瞬间,心中锁定时间节点。
两秒。
一秒。
敌方辅助的增幅器充能条回升至67%,尚未激活。中单技能冷却剩余4.1秒,无法连续压制。打野距离核心圈支援路径还有2.4秒移动距离。
就是此刻。
沈逸的手指即将按下指令键——
张昊的视角突然传来一阵轻微震动,高坡边缘的碎石开始滑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