碎石滩边缘临时搭起的工棚里,金属敲击声如同密集的鼓点,震得空气都在嗡鸣。
纳塔工匠希诺宁古铜色的手臂肌肉贲张,正挥舞着一柄巨大的铁锤,狠狠砸向一块扭曲变形的金属板。火星四溅中,那金属板渐渐显露出驰轮车外壳的雏形。她脚边散落着各种奇形怪状的零件,核心是一台布满刮痕却依旧闪烁着微弱红光的“秘源机关”——这是从坠毁的驰轮车残骸中抢救出的心脏。
“这里!车架的铆接点必须加厚三层!”火神玛薇卡不知何时已站在工棚立柱旁,她赤红的眼眸紧盯着悬架结构,束起的红发随着她指点的手指微微晃动。没等希诺宁回应,她已大步上前,单手抓起旁边一柄更重的锻锤。“坚岩隘谷的熔渣棱道,颠簸程度是这碎石滩的十倍!这架子,得扛得住震动!”话音未落,沉重的锻锤已精准落下,“铛!”一声巨响,震得工棚顶的灰尘簌簌落下。希诺宁眼中闪过一丝敬佩,立刻递上加固用的白铁矿锭。
两天后,修复一新的驰轮车静静停在荒原边缘。流线型的车身覆盖着修补后的赤铜色甲片,秘源机关在车腹深处发出低沉稳定的嗡鸣。玛薇卡利落地跨坐上去,戴上一副略显陈旧的皮质手套,手指在几个操控杆上娴熟地拨动。
嗡——!
秘源机关的红光骤然炽亮,车轮猛地刨开板结的硬土,掀起一人高的黄褐色烟尘,如同一条土龙般窜了出去!速度之快,让围观的难民们齐齐倒吸一口冷气,几个孩子更是兴奋地尖叫起来。玛薇卡驾驭着这钢铁造物在贫瘠的荒地上画出狂野的弧线,车身在颠簸中展现出惊人的稳定性,只有轻微的震颤传到她稳如磐石的身躯上。
一个漂亮的甩尾,驰轮车稳稳停在起点。玛薇卡摘下头盔,红发飞扬,脸上带着畅快的笑意,用力拍了拍坚固的车身:“好!希诺宁,不愧是纳塔的铸名师!这手艺没丢!”但下一秒,玛薇卡拍了拍光秃秃的座椅后沿,话锋一转,带着点理所当然的挑剔:“不过,这里得加个边箱,要能放下两个头盔的。”她眼中掠过一丝穿越时光的怅惘,指尖轻轻摩挲过冰凉的金属车架,“如果图帕克坐在我后头的话……那家伙的头盔可大得很。”
这风驰电掣的一幕,恰好落入了刚从试验田回来的理萌眼中。车轮碾过荒地,如同无形的犁铧,在板结的土壤上留下清晰深刻的辙印。这画面像一道闪电劈进他的脑海——不再是模糊的概念,而是一台庞大、高效、轰鸣着的钢铁巨兽的清晰蓝图:联合收割机!金黄色的“赤穗双抗三号”玉米秆如同潮水般在锋利的锯齿刀片前倒下,饱满的玉米粒如瀑布般倾泻入仓……现代农场的景象与眼前尘歌壶内的荒原剧烈碰撞,让他呼吸都急促了几分。
“希诺宁!”理萌几乎是跑着冲进工棚,顾不上寒暄,捡起一根炭条就在旁边废弃的木板上飞快勾勒,“看,如果把这个‘秘源机关’的输出轴,通过一个变速齿轮组,连接到我之前做的‘雷元素-电能转换器’……”他的线条简洁有力,瞬间勾勒出能量传递的核心路径。“转换器出来的稳定电流,完全可以驱动更强大的马达,带动大型收割刀具和传送带!”
希诺宁凑近细看,古铜色的手指划过理萌绘制的耦合结构,眼中精光闪烁:“妙!能量属性并不冲突,秘源的热能本质也能被雷元素引导转化……理论上可行!”她肯定地点点头,但随即眉头紧锁,指尖重重敲在图纸上轴承的位置,“但是,理萌先生,最大的难关在这里。要支撑你构想的那种庞然大物运转,轴承承受的扭力和冲击是毁灭性的。尘歌壶里,找不到能长时间扛住这种力量的金属,枫丹运来的高纯度合金锭都用在水力枢纽的转轴上了,那是命脉。”材料,这致命的短板,像一盆冷水浇在理萌沸腾的构想上。
“老师,您要的梯田灌溉耗水量记录……”助手小陈抱着一卷图纸走进来,恰好看到理萌对着木板草图眉头紧锁的样子。他放下图纸,目光扫过那宏伟却受困于现实的联合收割机构想,又瞥了一眼工棚外停着的、为玛薇卡量身打造的钢铁座驾,忽然开口,声音不大却切中要害:“老师,大机器一时难成,或许可以先解决眼前更迫切的小问题?”他顿了顿,指向核心区的方向,“静怡老师今早去临时学堂时,我瞧见她走路比平时更慢些,身形也有些发虚,额头有层薄汗。她前两天刚刚在课堂上晕倒,这体力……”小陈的话没说完,但意思很明白。静怡那娇小的身躯和众所周知的体能短板,在需要频繁往返于核心区各处的教学生活中,成了实实在在的负担。
理萌一怔,联合收割机的蓝图瞬间淡去,静怡抱着厚重的古籍、在田埂上微微喘息、或是因站立太久而悄悄倚靠讲台的身影清晰地浮现出来。一股混合着关切与灵感的暖流涌上心头。
“单人……低速……”理萌喃喃自语,眼神重新聚焦,炭笔在木板上快速移动,一个全新的、小巧得多的轮廓迅速成型——两个稳固的轮子,一个低矮舒适的鞍座,简单的把手,最重要的是后面带着一个足够放下几大卷古籍或教材的结实箱子。“不需要对抗荒野,只在核心区平整的道路上代步。速度不用快,静怡能单脚轻松撑地保持平衡就好。结构简单,对材料强度要求就低得多……稻妻上次送来的那批锻刀废料里的‘玉钢’残片就够用了!”思路豁然开朗,目标从遥不可及的钢铁巨兽,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温情关怀。
接下来的日子,理萌的小工棚成了技术融合的奇妙舞台。他搬来了那个曾用在稻妻雷元素工厂原型机上的“微型雷元素-电能转换器”,只有汤碗大小。希诺宁饶有兴致地帮他调整秘源机关输出接口的适配性,确保能量能稳定输入转换器。理萌则专注于车架,精心挑选韧性最佳的玉钢残片,用璃月机关术的榫卯技巧结合现代焊接思路(以高温雷元素局部熔融替代焊枪),一点点构筑起坚固而轻巧的骨架。
“理萌先生!看看这个!”清脆的声音带着枫丹人特有的优雅腔调响起。刺玫会的娜维娅小姐提着一个精致的防水布包,笑盈盈地站在工棚门口。她打开布包,里面是一本装帧精美、散发着油墨清香的《枫丹基础机械构造图谱》。“父亲留下的藏书,我想着或许对你们有用?听说你们在造有趣的小车?”她翻开图谱,精准地指向齿轮传动比计算表和几种低速稳定结构的剖面图,“这些数据,应该能省去你们反复试错的时间。”这份及时的馈赠,如同给精密的仪器送来了校准的砝码。
很快,第一辆原型车诞生了。流线型的车身泛着冷冽的微光,小巧的雷元素转换器集成在车座下方,电能表盘镶嵌在简洁的把手正中。后座那个带卡扣的古籍箱,是理萌亲手用处理过的柔韧桦木制成的。
验收者不是静怡,而是闻讯赶来的刻晴。玉衡星大人雷厉风行,绕着这新奇的小车走了一圈,指尖在光滑的车架上划过,最后停在那小小的电能表盘上。“哦?用雷元素驱动?”她紫水晶般的眸子看向理萌,带着惯有的务实考究,“效率如何?吃一根‘赤穗双抗三号’玉米转化的雷元素力,够它跑多少里地?”
理萌被问得一乐,还没来得及精确计算,刻晴已利落地跨坐上去。她试着转了转把手,小车平稳地开了出去,在工棚前的空地上转了两圈,动作流畅,无声无息,只有电能表盘上的指针微微跳动。
“不错,核心区巡查省力多了。”刻晴下车,满意地点评,顺手将一缕被风吹乱的紫发别到耳后。就在这时,眼尖的小陈和几个围观的孩子都忍不住噗嗤笑了出来——在车头那个小巧的藤编车篮里,不知何时被理萌顺手塞了两根金灿灿、饱满得快要爆开的“赤穗双抗三号”玉米棒,此刻正随着车身的轻微晃动而显得格外憨态可掬。
“其实……这台车更适合刻晴大人。”
一道轻柔却清晰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。静怡抱着一叠古籍,不知何时已站在工棚外。她的脸颊泛着因快步赶来的薄红,指尖轻轻抚过车架上的榫卯纹路,目光却有些游移不定:“核心区的石板路…嗯…有时还是有些起伏的…”她声音渐低,仿佛在努力寻找一个合理的说法,随即飞快地瞥了一眼自己纤细小巧的双脚,声音几不可闻地补充道,“而且…单脚撑地保持平衡…对我来说…可能有点吃力。”她顿了顿,深吸一口气,像是终于找到了一个更有力的、更能说服别人的理由,语气也重新清晰起来,甚至带上了一丝刻意的轻松,“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啦!刻晴大人巡查时需要快速移动,这车才真的能派上大用场。”
刻晴挑眉看向静怡,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意外,随即化为了然于心的明澈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。她嘴角微扬,带着几分了然和干练的语调说道:“借口找得不错,不过……这车对现在的你来说,确实是个负担。”她伸手拍了拍那个结实的古籍箱,语气转为更直接的关怀,“不过若需要搬运教材,随时可以来找我借。毕竟——”她脸上的笑意加深,带着点打趣的意味,“这车上的玉米,可是‘农神’亲授的认证标志,跑腿的份量还是够的。”
静怡摇摇头,唇角泛起温和的笑意:“不必。理萌先生若有空,或许可以再设计一辆……带围兜的手推车?”她望向远处正在翻整的试验田,“孩子们总说想帮我搬书,有辆平稳的推车,他们也能参与进来。”
理萌一愣,忽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静怡骨子里的倔强——比起被动接受照顾,她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,让知识传递变得更有温度。他低头看着图纸上尚未擦去的联合收割机草图,又望向静怡发梢沾着的草籽,忽然笑了:“明天就动工。这次我们加个遮阳篷,再装个铃铛,免得你推车时吓到田埂上的丘丘人。”
夕阳的金辉洒在碎石滩上,给驰轮车和那辆小小的单人代步车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。工棚的轰鸣暂歇,空气里弥漫着金属冷却的气息和淡淡的、新翻泥土的味道。玛薇卡倚着驰轮车,指尖敲击着新焊好的边箱框架,哼起一首纳塔民谣;希诺宁则捧着《枫丹机械图谱》,在图纸上标注着轴承改良的新数据。理萌蹲下身,用炭笔在小车轮胎旁画了株卡通玉米,静怡凑过来时,他忽然轻声说:“等将来材料充足了,我给你造一辆能坐人的四轮车,带弹簧座椅的那种。”
晚风掠过工棚的帆布帘,卷起一缕玉米须。远处传来临时学堂的朗朗书声,与近处金属零件的轻响交织成一曲奇特的乐章。理萌看着刻晴骑着代步车驶向核心区的背影,又看着静怡蹲下身给孩子们讲解古代典籍的侧影,忽然明白: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,再宏大的科技蓝图,也不如眼前这些具体的、带着体温的需求更有分量。
而那些被暂时搁置的梦想,终将在某个清晨,随着第一粒种子破土而出,重新抽枝发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