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黑鲨”号潜艇内,空气仿佛凝固了,每一丝振动都带着无形的压力。
“‘曙光’行动,第一阶段代号‘破晓’,行动内容:黑鲨号特战队渗透、救人、向机场转移;第二阶段代号‘晨曦’,行动内容:空军特勤编队占领机场、特战队及获救人员登机撤离。”
“具体任务时间表、协同信号、撤离路线已下发,再强调一遍,所有行动必须以任务时间表标定时间进行协同,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连锁反应。”
黑鲨号作战会议室内,叶钧的声音不高,却像锤子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。所有参与行动及保障的人员,视线都聚焦在他身上,投影屏幕上闪烁着复杂的行动流程图。不少人一边听着,一边在加密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,指尖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。
“都清楚了吗?”叶钧扫视一圈。
“清楚!”回答整齐划一。
“任务简报结束,距离空军特勤编队预计抵达巴拉奇基地,还有六个小时。六小时后,他们将进行最后休整和补给。行动将在龙昭时间凌晨四点准时发起。现在,解散,抓紧时间休息、准备。”叶钧抬手看了看表,语气不容置疑。
此刻,遥远的龙昭帝国边境,数架飞行应答器挂着货运航班代码的“天运-30”运输机,正吃力地爬升,越过连绵的雪山,下方是茫茫的巴尔达基国领空。
“巴尔达基空中区域调度,这里是龙昭帝国航空公司4357货运机队,请求航线指示。”其中一架“天运-30”的驾驶员,用略带疲惫的商业航班通用语调呼叫。
“龙昭航空4357,这里是巴尔达基空中区域调度,雷达已捕获,请保持当前航向,高度7500米。呃……龙昭航空4357,你们的雷达信号周边似乎有些杂波,能确认一下吗?”巴尔达基空管员的声音带着一丝例行公事的询问,还有点被打扰的懒散。
运输机驾驶舱内,副驾驶瞥了一眼主驾驶,后者不动声色地回应:“巴尔达基空中区域调度,龙昭航空4357收到。我们目视范围内一切正常,可能是高空湍流或者雷达的正常背景噪点吧,我们这边设备显示一切oK。”
“好吧,龙昭航空4357,继续保持航向,有情况随时报告。”空管员似乎也并不在意。
驾驶员关闭了公共频道,切换到编队内部通讯:“‘天运’呼叫‘雷霆’各单位,他们好像没太当回事。不过,还是得小心点,别太大意。”
耳机里传来“雷霆-30”编队指挥官沉稳的声音:“‘雷霆’收到,我们一直都很‘小声’。”这句略带双关的话,让紧张的频道里泛起一丝几乎察觉不到的轻松。
那些所谓的“杂波”,正是“雷霆-30”隐形战斗机在飞行姿态下,被民用雷达勉强捕捉到的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回波信号。
数小时后,这支特殊的“货运机队”悄无声息地降落在巴拉奇空军基地。基地指挥官早已接到密令,在最偏僻的一个机库群,为他们清空了一大片区域,设立了临时警戒线,禁止任何非相关人员靠近。
地勤人员迅速对这些远道而来的“大家伙”进行燃料和物资补给,机组成员及运输机搭载的突击队员则抓紧时间进行最后的休整。
龙昭帝国,联合行动指挥中心。巨大的电子沙盘上,代表己方和潜在敌对目标的图标闪烁不定。
空军参谋长走到庄明将军身边,立正报告:“报告将军!空军的特遣空中编队已于五分钟前安全降落巴拉奇基地。预计三小时后,所有技术检查、燃料补给、人员休整将全部完成,可准时执行预定计划!”
庄明凝视着沙盘,点了点头,声音不大却极具穿透力:“很好。命令:所有参战航空单位、‘黑鲨’号,以及各支援保障分队,于龙昭时间凌晨3:50时进入一级战备,4:00时,‘曙光’行动,准时开始!”
“是!”
“黑鲨”号核潜艇,指挥舱内一片幽暗,只有各种仪表盘散发着微弱的光芒。叶钧的目光如同鹰隼,最后一次扫过显示屏上实时更新的近岸水文三维图。
“李舟,最后确认目标区域环境。”叶钧的声音通过舰内通讯,直接传入特种作战整备舱。
跟李涛一起在整备舱内正在进行准备的李舟通过通讯器听到命令后,闭着双眼,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。他的感知像一张无形的巨网,覆盖了潜艇四周乃至更远的海域。
“报告艇长,水流稳定,无突发性暗涌及大型海洋生物活动迹象。目标海岸线一百米范围内,未感知到规律性巡逻信号或固定哨位热源。”
“计划登陆点水下七米,管口结构与情报吻合,直径约三米,材质为钢筋混凝土,覆盖有金属格栅,未发现有新加装的主动探测设备或报警装置。与之前感知结果一致!可以行动!”他的声音有些沙哑,显然精神力消耗极大。
“声呐,重复确认。”叶钧的指令简短。
“报告艇长,被动声呐阵列无任何异常接触,”声呐官楚航的声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清亮,但此刻也压低了许多,“背景海洋自然噪音符合当前海域特征,未发现机械噪音或可疑声纹。
“很好。”叶钧转向另一侧的通讯面板,“李涛队长,‘獠牙’小队准备情况?”
此时潜艇的中部一个舱室,此刻已被临时改造成特战队员的出发整备区。除李涛外全部二十四名身着黑色潜水作战服的“獠牙”突击队员,正在进行最后的装备互检。李涛正仔细地检查一名队员背上微型闭路循环呼吸器的气密阀,他的手指关节粗大,却异常灵活稳定。
“报告艇长,‘獠牙’突击队全员二十五人,装备检查完毕,人员状态良好,随时可以出发!”李涛抬起头,作战头盔下的脸庞在红色应急灯的映照下,棱角分明。
连同他和负责引导的李舟在内,二十六人。他们如同沉默的雕像,每个人的装备都一丝不苟:单兵水下推进器、微声突击步枪、战术匕首、微光夜视仪、塑胶炸药、小型定向雷、加密水下通讯器……每一件都经过了反复调试与检查。这次行动,没有预演,一次就必须成功。
“时间到。”联合行动指挥中心,巨大的倒计时显示屏的数字最终归零。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总指挥席上的庄明将军。
他缓缓拿起桌上的红色加密电话,语气沉稳得听不出一丝波澜:“各单位注意,龙昭时间,凌晨四点整。我宣布,‘曙光’营救计划,正式开始执行!”
几乎在同一时间,“行动开始!”叶钧的命令在“黑鲨”号内回荡。
特种作战人员水下投放口注水的“嘶嘶”声,在潜艇内部几乎细不可闻。“黑鲨”号如同蛰伏在深海中的巨兽,在距离海岸线数海里的安全水域保持着绝对静默悬停。潜艇上的特种作战投放舱口,无声地滑开一个幽暗的洞口。
“出发!”李涛率先做了个手势,第一个滑出投放口。
队员们如同游鱼般,悄无声息地依次滑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。李舟紧跟在李涛之后,北冰洋边缘海域的低温,即便隔着特制潜水服,依旧带来一阵深入骨髓的寒意。
但他根本无暇分神,全部心神都投入到了对周遭环境的感知之中。单兵水下推进器发出极其轻微的“嗡嗡”声,二十六人迅速组成一个数个小的菱形突击队形,如同一群来自幽冥的使者,在微弱的星光下破开水面细碎的波纹,朝着漆黑的海岸线高速却又无声地潜行。
在李舟的特殊“视界”里,没有五彩斑斓的光影,只有一片由无数信息流构成的、不断变化的三维世界。“左前方三十米,水下十五米深处,有大片废弃渔网缠绕,下方疑似沉船龙骨结构,建议向右平移十米绕行。”
他的声音通过封闭呼吸器里的通讯器,清晰地传递到每一个队员的耳中,包括最前方的李涛。
李涛几乎没有任何犹豫,立刻打出预设的战术手语,整个队伍像一条滑顺的游蛇,流畅地调整了推进方向,完美避开了那片潜在的危险区域。
与此同时,数百公里之外的巴拉奇空军基地,夜色深沉。地勤人员刚刚撤离,空气中还残留着航空燃油的浓烈气味。
跑道起点,六架“雷霆-30”重型隐形战斗机和两架体型硕大的“天运-30”特种运输机静默列队。接到“曙光”行动开始的加密指令后,“雷霆-30”领航飞行员轻呼一口气,对通讯频道里的僚机飞行员说道:“老杨,活动活动筋骨,这次的行动结束后回国的饭钱,我赌你请。”僚机飞行员轻笑一声:“行啊,看谁先拿到战果。”
随后,各机的滑行灯依次熄灭,引擎启动的低吼声汇聚成一股压抑的雷鸣。
“检查完毕,‘雷霆’护航编队,请求起飞。”
“‘天运’运输编队,请求起飞。”
“允许起飞,航路清空。”地面塔台的指令依旧简短。
“雷霆01明白。”领航飞行员将推力杆推到底。
领航的“雷霆-30”重型隐形战斗机尾喷口爆发出短暂而炽热的幽蓝光束,随即被机体优异的隐形设计所吸收,光芒骤敛。经过短暂的加速滑跑,战机迅速抬头升空,接着起落架收回,猛地高速刺入夜空。就在领航战机升空后,第二架“雷霆-30”战斗机紧随其后加速滑跑然后升空。
跑道上,一架接一架的“雷霆-30”重型隐形战斗机在短短几分钟内全部升空。庞大的运输机队紧随其后,同样展现出与其吨位不符的矫健。
所有空军特勤编队升空后,紧接着在空中迅速完成了编队调整,其流畅精准,非千锤百炼无以达成。地面送行人员目睹此景,心弦一度绷紧,旋即化为对精湛技术与莫大勇气的深深赞叹。
“所有编队机组,转入低空突防航线。”领航机飞行员的声音沉稳。
编队随即猛地下降,机腹几乎要蹭到下方翻滚的黑色波涛。编队拉出肉眼难以察觉的尾迹,以超高速向伽梵圣国猛拜海军基地的空域穿刺。他们需要在“獠牙”分队信号发出时,精准撕开猛拜基地的防御体系。
“雷霆-26”电子干扰机悄无声息地伴随飞行,其机腹下的电子吊舱已全面启动,开始主动扫描并记录目标区域所有活动中的电磁信号。“报告,已捕获猛拜基地外围警戒雷达特征,频段与数据库吻合,但有新增的跳频模式,已记录,正在分析应对策略。”电子战军官的声音冷静而迅速。这意味着他们提前掌握了敌人防空系统的细微变化。
更高远的夜空中,“天眼”高空预警机保持着巡航高度。其背负的巨大圆形雷达罩以恒定速率旋转,时刻不停地将数百公里半径内的海空目标数据实时整合,并通过高强度加密链路,源源不断输送至联合指挥中心与空军特勤编队,力求构建一张无形无迹、疏而不漏的战场感知网络,确保行动空域的绝对透明。
漆黑冰冷的海水中,“獠牙”突击队在李舟的引导下,持续高速前进。
“前方一百米,即将抵达预定登陆点。水深七米,管口流速减缓。”李舟的声音再次响起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。
推进器的嗡鸣声戛然而止,队员们迅速将推进器转为慢速无声推进模式,悄无声息地朝着那个巨大的排水口摸去。
借着微弱的星光和李舟的精确指引,他们能隐约看到那个巨大的圆形混凝土结构,直径足有三米,黝黑的洞口覆盖着碗口粗的、锈迹斑斑的金属格栅。和之前的情报描述得一模一样,格栅上没有任何后期加装的传感器或报警装置的痕迹。看来敌人对这种几十年前的老旧设施,确实疏于防范。
“确认目标,就是这里。”李舟低声说道。
李涛打了个手势,两名负责外围警戒的队员立刻如同水獭般灵活地向两侧散开,一人负责左翼,一人负责右翼。他们手中的微光水下探测器无声地扫描着周围的每一寸区域。
片刻之后,加密频道中传来两声轻微的确认信号:“左翼安全。”“右翼安全。”
李涛对李舟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,然后转向身后两名携带液压剪和定向切割工具的爆破手,压低声音命令道:“检查格栅结构,准备破障,动作要轻,不要发出任何多余声音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