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看着新年快到了,戚阿婆要将所有家人的新鞋做出来。
如今百货商店其实是有买鞋子的,但是现在的人,其实更喜欢写手工纳底的鞋子,冬天的棉鞋,秋冬的布鞋,夏天的拖鞋,若是手工做出来,可以说,大家都喜欢。
戚阿婆不光刺绣好,女红也好,戚阿公一生的鞋子,都是戚阿婆亲手做的,其实儿女没结婚前,那些鞋子也都是戚阿婆做的。结婚了,各自有小家庭了,然后就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。
今年戚阿婆还打算给谢奕凰也做一双,虽然谢奕凰每年也有谢妈妈做的新鞋子,但是戚阿婆还是决定要给她做一双,毕竟戚阿婆已经知道了,谢奕凰是戚阿公选定的戚家传人。
谢奕凰不知道戚阿婆要给自己做鞋子,其实她并不计较鞋子如何,就她来说,八岁的外表下来藏着成熟的灵魂,根本就不会在意鞋子是否新旧,只要不坏掉就好了。
雪下了两天,虽然大,但是因为有风,加上大家时不时扫雪,所以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。
两天后出了太阳,老话说,下雪不冷化雪冷,事实上也的确如此,谢奕凰出门都要穿着大棉袄,戴着帽子手套,围着围巾,不然还真不敢出门。
“下周四就是元旦了,集市是三天,一号两号三号也就是周四周五和周六。”戚阿公对戚阿婆道:“到时候我陪你去逛逛,若是有需要的就买点。”
戚阿婆手不停歇的在制作棉鞋的鞋面:“好,到时候一起去。”
戚阿公看了看一旁在写书法的谢奕凰:“阿奕,过了元旦你要准备期末考了吧。”
谢奕凰微微点头:“基本上是没错。”一年级的期末考对于谢奕凰来说真的一点都没有负担。
“想不想跳级?”戚阿公问道。
谢奕凰想了想,然后对戚阿公道:“反正也不上学,倒是不用急着跳级,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的,还有就是,一旦跳级,我就会快速进入初中和高中,然后就要高考,而我目前还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,所以在我还没有确定自己未来要做什么前,我暂时没打算跳级。”
戚阿公听了后微微颔首,的确,一个人的未来选择是非常重要的,谢奕凰现在需要考虑未来如何,若是跳级参加高考的话,的确不知道如何报考,既然如此,不如就让她好好想想。
“那你好好想想,反正时间还有。”戚阿公并不会因为谢奕凰不跳级而觉得孩子没出息,反正孩子学习方面不担心,不如多教她一些别的知识。
“等过了年后,我打算教你乐器,你打算学什么乐器?”戚阿公的乐器都是传承下来的国风乐器,什么瑶琴,竹萧,笛子,唢呐,二胡,琵琶等等,只要属于国风乐器他都精通,连编钟这种偏门的乐器,戚阿公也是一个高手。
谢奕凰想了想后问道:“要学几种?”
“一种一种来,反正只要你喜欢,学几种都可以。”戚阿公直接道。音乐本身就是为了陶冶情操,学什么学多少还是自己决定来的好,因为自己决定的代表自己的喜欢的,在戚阿公的心中,自己喜欢的,才是自己想要学习的。
谢奕凰想了想点点头道:“那就先学二胡吧。”
戚阿公微微点头:“二胡不错,民族乐器代表之一,不过你怎么会选择它,我以为女孩子应该喜欢七弦琴,笛子,竹萧之类的。”
谢奕凰微微一笑,倒是没有别的理由,纯粹是因为喜欢二胡发出的声音:“也没什么意思,就是前几天经过百货商店,里面正在用新进来的录音机播放二胡曲三潭印月,我觉得好听。
再说了,你也说了,二胡是我们民族乐器典型之一,所以我学这个也不错,而且二胡也没有说女孩子不能学啊,等我学完了二胡,要我选,我会选琵琶,琵琶记中不是说琵琶声音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吗,我到时候也体会一下。
然后若是还有时间,我会选择唢呐,编钟之类的,等这些学完了,我再去学竹萧之类的,个人认为,竹萧笛子瑶琴好听,学的人多,传承的人也多,相对来说,二胡,琵琶,唢呐这些人学的少,那么我不如做个传播者也不错吧。”
戚阿公想不到谢奕凰会这么想,微微点头:“可以,既然你喜欢,那么你就先学二胡吧。”
谢奕凰嗯了一声,表示知道了。
元旦集会到了,元旦这一天学生都放假的,谢奕凰索性就和刘桂娣刘建雄一起去看看,倒不是她不想和戚阿公一起,只是戚阿公和戚阿婆一起去,谢奕凰觉得自己是个大灯泡,所以刘桂娣带着刘建雄来找自己的时候,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。
戚阿公给了谢奕凰十块钱:“要什么自己买?”他明白孩子的心意,也愿意顺着这个心意。
“阿公,我是小孩子,你给的太多了,两块钱都够了。”谢奕凰叹口气,虽然知道戚家不缺钱,但是一出手给小孩十块钱也太猛了点。再说她也有零花钱的。
“没事,集会一年才一次,逛的开心一点,若是剩余的,你自己积攒起来当零花钱。”戚阿公对于谢奕凰的零花钱其实从来不苛刻,而且每个月都会给两块钱。
谢奕凰很少花钱,如今自己零花钱零零碎碎加起来都也十块差不多了。
谢奕凰听戚阿公这么一说也不推辞了,拿着钱,放入口袋,其实是都进了空间,主要是去赶集没错,但是赶集的时候,人员都很复杂的,各方特殊人都会出现,比如小偷之类的。
谢奕凰虽然学了武,但是她可不认为自己能够对付那种术业有专攻的小偷速度,所以还是丢进自己的空间比较安全。
谢奕凰和刘桂娣刘建雄出门才走到西街口,就遇上了刘飞。
“小飞师兄。”谢奕凰跟刘飞招呼。
刘飞笑道:“我正打算去找你,一起去集会市场,没想到这里遇上了。”看见刘桂第和刘建雄微微点头:“桂第,建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