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水村地处北地,冬日严寒,他们一家老小身上穿的,还是从京城带来的旧衣,单薄不说,经过这一路的颠簸和劳作,早就磨损得不成样子。
林颂宜每日里缝缝补补,可布料就那么多,补丁摞补丁,也挡不住刺骨的寒风。
有了棉花,就能做冬衣了,还能卖不少钱。
这个念头让程之韵心里火热,但她看了一眼院子里,顾文珏正一板一眼地纠正顾南舟的姿势,林颂宜端着一盆洗好的菜从厨房出来,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。
前些日子连轴转的开荒,已经把大家的体力都透支到了极限。
不行,得歇歇。
程之韵按捺下心里的急切,没提棉花的事,而是起身帮着林颂宜把菜端进厨房。“嫂子,今天中午多做点好吃的,咱们好好补补。”
“知道了。”林颂宜笑着应下,看着她这副难得清闲的样子,也松了口气。
午饭后,顾文珏在院里劈柴,程之韵搬了个小板凳坐在他对面,手里拿着一截没削完的木头,继续给顾明珠做她的小娃娃。
林颂宜则带着两个孩子在屋里睡午觉。
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,只有劈柴的“咔嚓”声,和木头被短刀削过的“沙沙”声。
程之韵眯着眼,几乎要在这份难得的宁静里睡过去。
就在她昏昏欲睡之际,脑海里那块万年不变的面板,又一次不合时宜地闪烁起来。
【叮!检测到宿主家庭处于安逸状态,危机意识下降。】
【为督促宿主积极进取,特发布主线任务。】
程之韵一个激灵,瞬间清醒了。
还带强制发布的?
她心里腹诽一句,但还是立刻集中精神看了过去。
【主线任务:冬衣的准备。】
【任务内容:在十日内,利用‘雪绒棉’制作出至少五件合格的棉衣。】
【任务奖励:200积分,‘纺织大师’技能书(初级)。】
【失败惩罚:无】
程之韵拿着木头娃娃的手,僵住了。
十天,五件棉衣。
这听起来似乎不难,可问题是她只有棉花。
从棉花到棉衣,中间隔着弹棉、纺纱、织布、裁剪、缝制整整一套流程。
别说织布机了,她连个纺车都没有。
“怎么了?”顾文珏停下了手里的斧子,他察觉到了程之韵的不对劲。
程之韵抬起头,脸上已经恢复了平静,她将手里的小木人放下,拍了拍手上的木屑。
“我想起来,我们之前那些棉花种子,现在应该能收了。”她避重就轻地说道,“我想先给大家做几件厚实的冬衣,剩下的拿去卖钱。”
顾文珏没多想,只点了点头:“这是好事。”
“好事是好事,可我只有棉花,没有纺车,也没有织布机。”程之韵摊了摊手,一脸的无奈,“总不能把棉花直接糊在身上吧?”
顾文珏沉默了。
他虽然出身相府,但行军打仗多年,对这些民生器物并非一无所知。
纺车和织布机都是精细物件,尤其是织布机,结构复杂,差之毫厘谬以千里,别说做了,整个洛水村都未必能找出一台来。
“我去村里问问。”他说着,便放下了斧子。
程之韵没拦着他。
她走出院子,朝着暖棚和果林走去。
暖棚里的菜苗已经长到了一指高,绿油油的一片,煞是喜人。
而果林里的那些橘子树,更是焕发出了惊人的生机,几乎每一根枝条上,都冒出了密密麻麻的新芽,那抹新绿,在萧瑟的秋日里,显得格外醒目。
就连那棵最粗壮的“九转还阳木”,树干上那些深可见骨的裂纹里,也隐隐透出了一点绿意。
【‘九转还阳木’修复进度:5\/100。】
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。
可程之韵心里那块因为任务而悬着的大石头,却半点没放下来。
傍晚,顾文珏回来了,脸色不太好。
“怎么样?”程之韵迎了上去。
“村里没人有织布机。”顾文珏摇了摇头,“纺车倒是有几户人家有,但都是用了几十年的老东西,坏的坏,缺零件的缺零件。”
这个结果,在程之韵的意料之中。
林颂宜也从屋里走了出来,她听到了两人的对话,脸上也泛起了愁容。“要是能去看看就好了,县里的布庄或者成衣铺,或许能有。”
“可是我们现在没钱买。”程之韵和顾文珏异口同声地回答到。
他们之前的银子,都被程之韵拿去买果林了。
晚饭桌上,气氛有些压抑。
两个小家伙也感觉到了大人的不开心,吃饭都安安静静的。
“我……我或许可以试试。”一直沉默的顾文珏,突然开口。
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他身上。
“试试什么?”程之韵问。
“做纺车。”他看着程之韵,一字一句地说道,“你把纺车的样子画出来,我来试试。”
程之韵愣住了。
她一个农学生,哪里会画什么纺车结构图。
她只是在博物馆和教科书上见过,脑子里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。
“我……我画不出来那么精细的图纸。”她有些泄气。
“不用精细。”顾文珏拿过桌上的一根烧火棍,在地上画了一个简单的轮廓,“你只需要告诉我,哪里是轮子,哪里是踏板,哪里是绕线的地方,剩下的我来想办法。”
那双曾经握惯了长枪的手,此刻拿着一根烧火棍,在地上勾勒出的线条,却意外的稳定。
程之韵的心,没来由地一跳。
她看着地上的简笔画,又看了看顾文珏那张写满认真的脸,胸中那股被任务逼到绝路的郁气,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宣泄口。
“好!”
说干就干。
吃完饭,程之韵凭着记忆,顾文珏负责动手,两人就在院子里,借着月光和一盏昏暗的油灯,仔细研究着。
顾文珏先是找来了几块上好的木料,那是他之前劈柴时特意留下来的。
程之韵则一边比划,一边努力回忆着纺车的结构。“这里,要有一个大轮子,用脚踩着一个踏板,通过一根连杆让它转起来。”
“轮子转动,要带动上面的一个叫锭子的小轴高速旋转,这样才能把棉絮拧成线。”
她说的颠三倒四,全是些大白话。
可顾文珏却听得异常专注,他时不时地打断她,问一些关键的细节。
“轮子要多大?”
“锭子要多粗?”
“连杆怎么连接最省力?”
两人一个说,一个做,竟然配合得天衣无缝。
顾文珏的手艺,比程之韵想象的还要好。
他没有专业的工具,只有一把斧子,一把短刀,还有几把大小不一的凿子。
可那些木料在他手里,却像是有了生命。
卯榫结构,卡口衔接,他不用一根钉子,就将一个个零件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了一起。
夜深了,林颂宜披着衣服从屋里出来,给他们送了些热水。
她看着院子里那台已经初具雏形的纺车,还有灯下那两个专注的身影,眼眶有些发热,却什么也没说,只是默默地又退了回去。
两天后的黄昏,一台崭新的木制纺车,终于出现在了院子里。
它看起来有些粗糙,但结构完整,各个部件都打磨得十分光滑。
顾文珏踩了踩踏板,那巨大的木轮,带着嗡嗡的风声,平稳地转动了起来。
程之韵激动得跳起来了,伸出手,欣喜的抱住了面前的顾文珏。
顾文珏被她这么突如其来的一个抱,弄得耳根子通红通红的,整个人都僵硬住了。
旁边喂鸡的林颂宜,看着抱在一起的两人,脸上笑容灿烂起来。
两个小家伙,也捂着嘴偷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