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考量固然重要,但一个伟大的时代,是否也应该容纳一些‘不计成本’的梦想?一些能够激发整个民族想象力、凝聚全体人民意志的宏伟目标?”
文章的结尾,严教授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写道:“星空,是悬在我们头顶的永恒考卷。
它考验的,不仅是我们的智慧和能力,更是我们的格局与梦想。
是满足于在地球这个摇篮里安稳度日,还是勇敢地迈出探索宇宙的第一步,这将决定我们文明在未来历史坐标系中的位置。”
这篇文章,就像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,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。
它太“正确”了。
站在了科学精神、人类文明、民族梦想的制高点上,用一种宏大叙事,巧妙地解构了林舟路线的合理性。
没有说“小灵通”不好,没有说“核电站”不对,它只是用一种更“高级”的价值标准,暗示这些东西“格局不够大”、“雄心不够远”。
首都大学的图书馆里,阅览室的角落,几名物理系的年轻教师和博士生围坐在一起,面前就摊着那本《科学与前沿》。
“严老这篇文章,写得太有水平了!”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激动地挥舞着手臂,“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!我们是搞物理的,我们的目标本就应该是星辰大海,是宇宙的终极奥秘!现在呢?天天在实验室里研究什么半导体材料的掺杂浓度,为了提高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光电转换效率,耗费无数心血。
不是说这没意义,但总觉得……憋屈!”
“是啊,”旁边一人附和道,“我弟弟在林总师的那个太阳能项目组,听他说,他们现在的核心任务,就是怎么把电池板的成本再降低百分之五。
百分之五!这听起来像不像一个会计在做报表?科学的浪漫和激情在哪里?”
“你们不能这么说,”一位稍微年长些的教师试图反驳,“积少成多,聚沙成塔。
林总师的路线,是最符合我们国家当前实际情况的。
先把基础打好,饭一口一口吃,路一步一步走,这有什么错?”
“没错,但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!”最开始说话的年轻人立刻反驳道,“我们是在‘走路’,可人家已经在‘飞’了!等我们终于能让每个哨所都用上电灯的时候,人家的旗帜可能已经插遍了太阳系!到时候,历史会怎么评价我们这一代科研工作者?是评价我们精打细算,还是评价我们错失了整个大航天时代?”
这番话,让那位年长的教师也陷入了沉默。
他无法反驳,因为这种对“错过时代”的恐惧,同样也存在于他的内心深处。
类似的争论,在龙国几乎所有的顶尖学府和科研院所里同时上演。
“登月热潮”和严教授的文章,像一种催化剂,让许多原本深藏于心的、对现实科研工作的枯燥与不满,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。
尤其是那些年轻的科研人员,他们精力充沛,富于幻想,对荣誉和伟大事业有着天然的渴望。
在他们看来,在戈壁滩上顶着风沙调试太阳能板,或者在城市的地下管道里铺设光缆,无论其现实意义多么重大,在“浪漫”程度上,都远远无法与设计一枚飞向月球的火箭相提并论。
“搞登月”,迅速成为了一个时髦、尖端、富有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代名词。
而相比之下,那些“接地气”的民生科技项目,则被一些浮躁的声音,贴上了“平庸”、“琐碎”、“缺乏想象力”的标签。
这股暗流,终于不可避免地,渗透进了林舟亲自缔造和领导的核心团队——位于首都西山脚下的“七号院”。
七号院,是龙国最顶尖的综合性技术研究院,也是林舟大部分项目的神经中枢。
这里汇聚了全国最聪明的大脑,拥有最先进的设备。
一直以来,七号院的氛围都是纯粹的、专注的、高效的。
这里的每一个人,都以能够成为林舟团队的一员而感到无上光荣,他们坚信自己正在从事着这个国家最重要、最伟大的事业。
然而,最近,这种纯粹的氛围,出现了一丝细微的裂痕。
太阳能技术实验室,深夜十一点。
巨大的实验车间里灯火通明,几台真空镀膜机发出低沉的嗡嗡声。
年轻的研究员李航,正一脸疲惫地盯着一台示波器上微微抖动的绿色波形,眉头紧锁。
他和他所在的小组,已经为了一个技术瓶颈,连续熬了三个通宵。
他们的任务,是将新型的“砷化镓”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,稳定地再提升0.3%。
这是一个极其枯燥和磨人的工作。
他们需要反复调整真空室的温度、气压,改变半导体材料的分子束外延生长速率,每一次实验,都需要耗费十几个小时,而结果,往往是失败。
那0.3%的提升,就像一个看得见却摸不着的幽灵,始终在和他们捉迷藏。
“又失败了。”李航取下挂在鼻梁上的护目镜,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,声音里充满了挫败感,“第十七次了。
参数都调到极限了,还是不行。”
坐在他对面的,是小组的另一位核心成员,张建国。
张建国比李航年长几岁,性格沉稳踏实。
他拍了拍李航的肩膀,安慰道:“别急,科学研究就是这样。
这0.3%要是那么容易突破,也轮不到我们了。
休息一下,明天再梳理一遍实验数据,肯定能找到问题。”
李航没有回应,他靠在椅背上,长长地叹了口气,目光无意识地飘向了窗外。
窗外,是深邃的夜空,几颗星星在稀薄的云层后闪烁。
“建国哥,”他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,“你说……我们现在做的这些,真的有那么大的意义吗?”
张建国愣了一下,从一堆实验记录中抬起头:“你这话什么意思?我们做的是国内最前沿的太阳能技术!一旦成功,我们边疆的哨所、海岛的灯塔、偏远的山区……都能用上电!这意义还不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