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为什么说易小姐是食朝廷俸禄的庙堂之人?”司空兮说道。
“小妹你有所不知,当年先帝之所以对封侯以上的人的子女都有封赏,主要是为了安抚这些权贵,同时也是一种政治手段。通过给予他们的子女一定的封赏,可以让这些权贵们感受到朝廷的重视和恩赐,从而更加忠心地为朝廷效力。”易寒霜解释道。
“可是,这样做难道不会加重朝廷的负担吗?毕竟要给这么多人发放俸禄。”司空兮疑惑地问道。
“这确实会增加一些财政支出,但与维护朝廷的稳定和权贵们的支持相比,这点代价是值得的。而且,并非所有的封赏都是实质性的俸禄,有些可能只是一种荣誉称号或者象征性的赏赐。”易寒霜继续说道。
“那么,为什么谢小姐没有得到封赏呢?”司空兮追问道。
“这个嘛……具体缘由我亦是如坠云雾,不甚明了。”易寒霜轻声言道。
楚启安继而说道:“这可不单单是为了稳定朝廷,更是因为他们父辈的赫赫战功,犹如一座丰碑,矗立在他们身上。而晓语为何没有封赏呢?那是因为先帝将这桩赐婚赐予了我们。天下岂有平白无故的赏赐?所有事情的发生,皆有其因果。再者说了,所封之人亦非众多。”
“这便是庙堂与江湖的天渊之别?行了司空兮认真赶路”林念楚蹙眉说道。
……夜幕如轻纱般缓缓落下,四个人也在客栈住下。
而楚启安却毫无睡意,宛如一座雕塑般静静地伫立在窗前,凝视着外面如诗如画的风景。
此时,路上有一群人缓缓走过,他们的背影在夜色中若隐若现,仿佛背负着整个世界的重量。每个人的身后都背着一个木盒子。楚启安好奇地数了数,一共有二十个人,他们的脚步如同沉重的鼓点,敲打着地面,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。
楚启安的目光只是好奇地扫了一下,便又继续望着夜窗外。就在这时,一个如鬼魅般的暗卫悄然走到楚启安对面的楼上,如同幽灵一般,将一支毛笔如流星般丢了过来。丢完后,暗卫便如同烟雾一般,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楚启安轻轻地合上窗户,犹如合上了一本神秘的古籍,然后小心翼翼地取下笔头,仿佛那是一件珍贵的宝物。接着,他从笔杆中倒出一张纸条,纸条如同一只轻盈的蝴蝶,飘落在他的手中。
纸上的字迹宛如灵动的精灵,跳跃着映入楚启安的眼帘:“世僧等人已经开始寻找少主你了。”
楚启安取出地图,仔细端详着,仿佛在审视一幅珍贵的画卷。他决定放慢脚步,让自己的思绪在江湖的快意恩仇中漫步。然而,他心中明白,自己多年养成的习惯就像一道坚固的城墙,将他与江湖隔绝开来。再加上大武这片土地本身就少了几分江湖的气息,更让他难以真正融入其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