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氏的舅舅顾宁是个忠厚老实的,和白氏性格很像。白氏的舅母虽然精明能干,自尊心强,但却不是个难相处的人。
白氏嫁入晋国公府之后,白氏的舅母因为愧疚,压根儿就没想过往晋国公府跟前凑,还是白氏主动上门,两家才重新走动起来的。
白氏也是读书明理的,教养的儿女也都不错。
这次,郑太夫人保媒的就是白氏舅舅的大儿子顾源,现年十九岁,秀才功名。正在努力备考两年后的乡试。
人,郑太夫人已经亲自看过了,说是还不错。
亲事,顾家那边已经应了。可杨家这边似乎还有疑虑。说是要问一下她的意见。
看完郑太夫人的信,闵乔氏紧接着便拆开了杨家的来信。
果然,杨安在说了京城的庄子、铺子等产业经营情况,以及最近两个月的收入之后,便提到了郑太夫人保媒的事。
原本杨家也是准备等杨宏远考取秀才功名之后,就给大孙女相看人家的。
可他们怎么也不敢肖想顾家那样的人家。
虽说顾家现在没有官身,可顾家乃是书香门第,世代都是读书人,祖上更是有人曾官至四品。
杨家现在除了一个秀才功名的杨宏远之外,毫无底蕴可言。
杨家觉得两家门不当户不对,实在是有些高攀了。
怕杨宏兰嫁过去日子不好过,可又怕拒了这门亲事,以后就找不到更好的了。
而且,杨宏兰今年已经十七了。再拖,怕是就更难找到好人家了。
杨家一时拿不定主意,所以写信过来,求她给拿个主意。
闵乔氏看完郑太夫人和杨家的信之后,将信递给了阿双,“你先看,看完了告诉我,你怎么想的。”
未佳去了西屰,阿双就不能只局限于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了。
有些必要的眼界和谋略,也必须要培养起来。
阿双恭敬的接过信,快速而认真的看了起来。
等着阿双看信的时候,闵乔氏并没有着急去看闵悦希的信。而是耐心的等着阿双的答案。
阿双也没有让闵乔氏久等,很快就将两封信看完了。
她收起信,略微沉吟了片刻,这才说道:“老太太是想问我关于杨家和顾家结亲的事吧?”
“没错。”闵乔氏点头,“关于这门亲事,你怎么看?”
阿双犹豫道:“我觉得,老太太最好还是置身事外的好。”
阿双没有说这门亲事本身是好,还是不好。而是站在闵乔氏的立场,建议她不掺和。
闵乔氏有心要教导阿双,也没当即质疑她什么,反而鼓励道:“说说你的想法。”
阿双想了想说道:“这门亲事,明显是杨家高攀了。”
“老太太若是支持这门亲事,杨姑娘嫁过去,过得好,尚且罢了。若是过得不好,势必会心生怨恨。杨家也未必不会因此与老太太产生隔阂。”
“反之,老太太若是反对这门亲事,杨家事后若是后悔,同样会对老太太心生怨怼。若是杨姑娘嫁的人家不如意,这份怨怼只怕会愈加强烈。”
“所以,奴婢觉得,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,老太太还是不要明确的给与杨家建议的好。”
听完阿双的话,一旁不知内情的闻秀和阿九都认同的点了点头。就连隐在暗处的还真都默默的在心里给阿双竖了个大拇指。
闵乔氏也不由得笑了笑。可笑过之后,她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。
这就是阿双和未佳的区别。
阿双想事情,永远都是站在她的立场上考虑。
所以,阿双会给出这样的答案,闵乔氏一点都不稀奇。
若是换了未佳,未佳第一时间想到的绝对是,这桩亲事背后意味着什么?这桩亲事又是否有利可图?
有未佳在的时候,阿双这样就很好。
可现在未佳不在,闵乔氏就希望阿双眼界放宽,看问题能够看得更全面。
见闵乔氏摇头,阿双忐忑的问道:“老太太,我说的不对吗?”
闵乔氏笑着摇了摇头,“你说的很好。我也很高兴,你能随时随地都为我着想。”
“但是,这还不够。”
她若有所思,随即便认真的说道:“还请老太太教我。”
闵乔氏笑容愈发的柔和,阿双这丫头忠诚,聪慧,一点即透,顿时也起了爱才之心。
略一沉吟,她便语气严肃的说道:“看待这门亲事,不能只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利弊。而应该从各方的利弊出发,全方位的思考这门亲事的意义所在。”
“首先要考虑的是亲事的双方。”
“先说顾家。”
“这门亲事对顾家来说,门不当户不对。可他们为何愿意委屈自家的嫡长子,低娶杨家女呢?”
闵乔氏看向阿双。
阿双仔细想了想,回答道:“因为这门亲事是郑太夫人保媒,为了不得罪郑太夫人,所以顾家才会答应的。”
闵乔氏不置可否,“这只是原因之一。更主要的是,这门亲事若是成了,顾家就能以此为契机,拉近和郑太夫人的关系,同时又能通过亲事,攀上她这边的关系。”
“以后,顾家儿郎的前程也就有了保障。”
“而且,杨家跟着我几十年,积攒了不菲的身家。脱籍时,我又大手笔的给了他们补贴。说一句杨家家资丰厚,也不算过分。”
阿双不可思议的说道:“难道顾家还瞧得上杨家女的嫁妆不成?”
闵乔氏好笑的看着她:“你是不是忘了,郑太夫人在信里提到过,顾家乃是书香世家,祖祖辈辈都是读书人。”
“这也就意味着,顾家书很多,读书人也多,但是钱不多。”
“有郑太夫人和我两边的情面在,又能娶个有钱的儿媳妇进门,顾家何乐而不为?”
阿双连连点头,“老太太说的是。那杨家呢?”
闵乔氏也没卖关子,直接说道:“杨家这边就更简单了。和顾家结亲,杨家就有了可以守望相助的姻亲。”
“顾家家学渊源,藏书丰厚,顾宁又是货真价实的举人身份。结了亲,杨宏远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上门求教顾宁学问,也可以和顾氏子一起探讨学问。”
“不管是为了自家,还是为了亲家,顾宁都会对杨宏远倾囊相授。”
“对杨家来说,没有比杨宏远的举业更重要的事情了。”
“而且,两家若是联姻,我和郑太夫人,和晋国公府的关系也会愈发的紧密。”
“以前两家的关系,仅仅是靠我和郑太夫人情谊在维系。有了这门亲事,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再纯粹。”
“这不是坏事吗?”阿双蹙眉问道。
“这就要看你怎么去理解了。”闵乔氏笑了笑,“纯粹的关系,好,也不好。”
“有了利益牵扯,有了人情往来,关系虽然不再纯粹,但是却能更加牢固。”
“因为,这样的关系往往不是你一句话,说斩断,就能轻易斩断的。”